新疆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李卫华教授赴伊犁昭苏地区开展春小麦自留种情况调查

发布者:辛敏汉发布时间:2024-12-05浏览次数:10

2024年新疆小麦体系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岗结合兵团种子管理总站在昭苏地区开展的小麦田间质量检查和品种展示等工作,对昭苏地区主要小麦生产团场春麦自留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掌握了昭苏地区各团场小麦自留种总体情况,分析了自留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昭苏地区各团场小麦自留种总体情况

昭苏地区团场2024年春小麦种植面积为30.2万亩,自留种面积占比约为33%-43%,其中:74团种植面积2.5万亩,主要品种永良15,自留种面积占比约30%-40%;75团种植面积2.1万亩,主要品种新春19、新春37等,自留种面积占比约20%-30%;76团种植面积13.5万亩,主要品种宁春16,自留种面积占比约30%-40%;77团种植面积12万亩,主要品种宁春16,自留种面积占比约40%-50%。

二、自留种产生的原因

1、机构改革,取消了以县/团为单位的统一供种。以77团为例,2018年团场改制前,团里设立有种子站,小麦、油菜、胡麻等作物都由种子站负责生产供应,平均每年建立小麦良繁田2万亩左右,生产小麦种子5000-8000吨,可供12-20万亩小麦地用种,同时种子站每年从宁夏种业公司引进小麦原种进行繁育,2018年前团场小麦田用种全部使用团种子站的种子,未发现职工群众使用自留种。2018年团场种子站取消后,职工群众自行选择用种,逐渐出现自留种、白皮袋下种的现象。

2、受种子市场供求影响,种子供应不足,出现“以粮代种”。2021年春,小麦种子市场需求陡增,小麦市场价格上涨到5元/公斤,后期出现小麦种子一价难求,很多职工群众买不到小麦种子,从而出现从面粉厂购买小麦“以粮代种”的现象。经历2021年麦种短缺后,职工发现商品粮代种种子价格较低,除了长势参差不齐外,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慢慢发展到职工从职工手里买卖商品粮小麦当做种子,导致自留种现象屡禁不止。

3、小麦种植效益较低,职工不愿投入。从种子公司或市场上购买正规包装种子相比自留种价格高,但职工普遍认为增产效果不明显,自留种也能取得不错的产量。例如一般商品种子销售3.5元/公斤,而商品粮为2.5元/公斤。按春小麦30公斤/亩的播种量,每亩能节约30元的种子费用。

4、春小麦用种量与制种量供需不平衡。2024年兵团春小麦种植面积93万亩,按30公斤/亩用种量计算,总用种量2790万公斤。而2022年春小麦制种面积仅4.8万亩,按450公斤/亩产量计算,可生产春小麦良种2160万公斤,春小麦良种缺口630万公斤。另外,一些新引进的品种当年产量较高,品种特征特性表现较好,但相关种子生产经销企业制种量有限,供需不平衡,因此,承担新品种展示的部分职工(及其周边职工)会自种自留。

三、自留种种植可能带来的问题

1、种子质量没有保证。农户自留子,由于受种子清选设备的限制,没有经过精选,种子质量没有保证。同时,自留种一般保存在自家储藏室中,如果保存不当,出现受潮、发霉、生虫等情况,不仅影响出苗率,后续的生长也会受阻,造成减产。

2、田间纯度和整齐度下降,造成管理困难。小麦虽然是自花授粉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也会因基因突变或异交等引起基因变化。随着小麦品种基因变杂,在来年种植时,原本的优势表现不出来同一品种,留种的年数越多,品种优势退化越明显

3、种性退化,产量受到影响。由于农户自留没有经过精选和包衣,包含的杂质多、秕粒多、烂籽多,这些不好的麦粒,经过播种后,发芽率会降低,即便能发芽,长势也比较弱,进而影响产量。

4、抵御风险能力下降。生产过程中出现田间纯度不高、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不能通过购买公司/机构解决,只能自行承担一切损失。

四、相关对策及建议

恢复兵团良繁体系。“十三五”前特别是新世纪前,兵团有健全的良繁体系和严格的良繁制度,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自兵团2018年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取消“五统一”,职工可自行购种,团场种子站取消,团场良繁体系也随之消失。另外小麦生产效益相对较低,各师市建立良繁体系的积极性不高,小麦特别是春小麦自留种、以粮代种现象多发,小麦种业面临严峻形势。建议针对不同品种分类建立原种基地,逐渐恢复小麦良繁体系。

落实制种基地,规范制种流程,确保制种质量。各师市根据次年用种量测算小麦制种面积,选择土壤质地较好,集中连片,技术力量有保障的团场、连队落实小麦制种田。抓好制种企业、团场和连队的技术培训,督促制种主体按照制种技术规程,严格控制隔离空间,严格去杂去劣,确保制种质量。

增加小麦良种补贴。小麦生产效益相对较低,种植自留种对收益影响有限,目前要杜绝小麦自留种现象,需给于职工一定的小麦良种补贴。例如将师市农业农村局备案的合法经营门店或种子企业销售的种子作为补贴对象。以购种有效票据及商品种子播种净面积为依据给予适当补贴,提高职工用种积极性。

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广泛传播小麦良种的优势和科学种植技术,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种子包衣的增产效应,各级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产量递减效应,及品种的特点、适应性和栽培管理要点,引导广大职工选择适宜的品种和优质良种。